近年来,闽侯县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,积极适应新时代保密工作新形势、新特点,从严落实党管保密原则,将保密工作纳入政治巡察重要内容,压紧压实各级党委(党组)主体责任,做细做实巡前、巡中、巡后“三篇”文章,推动保密工作提质增效。
一、巡前磨利剑,精心做准备
一是制定标准。明确检查目标、内容、方法,推动巡察保密专项检查规范化。明确检查目标,以“为政治巡察提供保密基础信息”为目标,提前将检查组进驻时间、检查流程和需提供材料清单书面告知受检单位。明确检查内容,将领导责任制落实、涉密载体管理、计算机网络管理等内容细化成11大类26个小项,制作《闽侯县巡察保密专项检查清单》,提高检查针对性和实效性。明确检查方法,落实会议记录簿必看、保密制度必看、自查自评情况必看,涉密人员管理情况必检、计算机管理情况必检,班子成员访谈的“三必看、两必检、一访谈”工作方法,推动巡察保密专项检查工作落实落细。
二是建强队伍。从人员配备、教育、分工三个方面入手,致力打造一支业务精通、素质过硬的保密检查队伍。优化队伍结构,抽调专兼职保密干部3名,加入县委巡察组,由巡办人员带队开展保密专项检查。组织教育培训,每轮巡察前,对组员进行保密法律法规、规范性文件和巡视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专项培训,帮助其熟悉掌握政策法规,确保政策执行不偏向、不变通、不走样。明确人员分工,根据计算机网络、内页资料、场所设备等不同检查内容对组员进行详细分工,明确各自工作责任、检查重点,确保巡察工作更精准、更有效。
三是摸清底数。为尽快熟悉受检单位情况、尽早进入工作状态,检查组事先对受检单位进行摸底,重点收集三套清单。首先是受检单位保密基本情况清单,在前期保密“一单位一档案”的基础上,收集梳理可用信息,提前了解被巡察单位的保密工作基本情况。其次是涉密文件目录清单,将近三年县委、县委办、县委保密办的涉密文件发文目录、文件签收单进行编辑整理,在巡察时实行“按单检查”“按单抽查”。最后是报警信息清单,将近期受检单位保密检查监控平台报警信息进行汇总,预判专项保密检查的重点和方向。
二、巡中出实招,精准补短板
一是严检查。紧盯泄密风险隐患易发多发环节,结合前期摸底信息,瞄准涉密文件处理量较多的重点人员、科室及计算机,检查组通过现场询问交流、查阅资料、技术检查等方式方法,对受检单位定密工作、涉密人员、计算机网络及涉密载体全过程动态管理情况开展检查,对发现的违规线索进行仔细过滤筛查,全面排查保密漏洞隐患。至目前,已完成15家单位巡察保密专项检查,发现违规线索23条,提出整改意见55条。
二是细指导。调整工作策略,让受检单位工作人员参与保密检查,共同找问题、查漏洞。针对薄弱环节和存在隐患,现场开展一对一实操指导。特别是涉及定密、涉密人员管理等共性问题,检查人员手把手为其理思路、教方法、促整改,做到检查一次、指导一次、提升一次。专项保密检查后,闽侯县保密局开通保密咨询热线,为整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,保证后续指导交流持续在线。
三是重宣传。在检查现场开设保密“微课堂”,将近期发生的互联网及微信泄密典型案例、保密工作注意事项等面对面告知被巡察单位相关人员,同时在《闽侯保密工作》简报上设立“以案说法”专栏,用“身边人”“身边事”开展警示教育,引导干部职工树立“红线”意识,坚守“底线”思维。培养“保密讲师”2名,针对受检单位业务工作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“量体裁衣”,精心匹配授课内容,对受检单位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保密教育,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。2022年,累计为全县各单位授课12场次,受训570多人。
三、巡后强督导,精细抓整改
一是推进问题整改。制定《闽侯县保密工作巡察问题清单》,详细登记问题来源、问题内容、支撑材料等,把涉密人员、计算机网络、文件材料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当场告知受检单位,要求立即整改。同时,将问题清单进行归纳整理,形成《巡察报告问题(保密工作)》报县委巡察办,写入巡察报告,督促受检单位全面整改。
二是执行约谈机制。县委保密委建立保密约谈机制,针对检查中发现保密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够有力、保密责任落实不够到位、“三大管理”执行不够扎实的领导干部,由保密委主任对受检单位主要领导开展重点约谈。至目前,已约谈主要负责同志3人,力推领导干部保密工作责任制落实到位,切实做好专项保密检查“后半篇”文章。
三是强化追责问责。积极配合各巡察组对各单位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进行“回头看”,推动问题“清零”。发挥保密检查和案件查处的警示震慑作用,对发现的保密违法违规案件,严格按照《泄密案件查处办法》《保密违法违规行为处分建议办法》相关规定,依法使用处分建议权,推动受检单位保密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、同部署、同考核、同奖惩,确保保密法纪落到实处。